澎 湖 的 轆 轤 簡 介

緣起:早期澎湖農田的灌溉方式完全是使用人力,所以浪費較多的體力與時間,當然會有人想利用機器節省人力,轆轤(註二)也因此產生。
 分佈現況:民國六十年以前,各村里中或多或少都有人使用,之後,由於申請農業用電,再加上抽水馬達普遍被運用,轆轤在澎湖幾乎消失,目前只有湖西鄉果葉村少數農家仍然使用,追究其原因可能是:
 一、農村人口外移嚴重,村中大部份是老人耕種,只是種些蔬菜自己食用,所以使用水量少。
 二、是果葉村水位較低,所以每個井深幾乎都超過十五公尺,裝抽水馬達耗電率高,不經濟。

沿革:光復前每個村里是找些木頭自行製作轆轤。光復後,一些曾在造船廠工作的村民,鑑於木製轆轤容易破損,就利用工廠中的車床、工具開始製作轆轤,一時之間,鐵製、銅製轆轤紛紛出籠。但是後來發現鐵、銅製轆轤太重了,搬運、使用極不方便,所以才改用目前較多見的鋁合金轆轤,或是木頭轆轤外加油漆來保護。

使用:在圓井的兩旁樹立兩根水泥柱或木柱,柱上方放置一根碗粗的竹竿做撐樑(亦有以三根竹竿做三角點豎在井邊),樑的中間正對著井的上方吊著一個鐵鉤,鉤著轆轤,取井深兩倍以上的繩子,穿過轆轤,繩子兩頭各綁一個水桶,水桶上側單一邊綁著鉛塊,當水桶入井中提水時,鉛塊的重量使水桶自然傾覆而裝滿水,井中的水桶被拉起時,另一個水桶就放入井中汲水,如此動作反覆進行。

後語:轆轤在澎湖農業上的使用只是一個短暫的過渡期,果葉村也漸漸不使用,就算現在到果葉也只能看到孤獨的水泥柱豎立在田裡,對這項夕陽農業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春、夏時分的清早,來果葉的田裡走走,欣賞或體驗一下使用轆轤灌溉的樂趣。

註一:顏文彬為本會創會會員,熱衷本縣各項田野調查(含鳥類),本文是作者摘錄他尚未發表的專輯之精華,先餉本會讀者,特此致謝。
註二:轆轤-指井上汲水的轉輪(定滑輪)或機器上的絞盤,本文是介紹前者,乃作者走訪澎湖田野後的心得。
●圖片為郭金龍老師提供/果葉村


半天鳥